教育論壇:五都應引領台灣教育發展
2010-12-08
台灣立報
■羅德水
五都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後,新市長將於12月25日就職,各界對新五都有許多期許,期望五都在台灣北中南扮演領頭羊的角色,針對新五都未來教育發展,在此也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教育預算不應縮減:不少人期待五都升格後,隨著總體預算的增加,教育預算也會有可觀的成長,從而五都的總體教育環境亦應同步提升。我們當然支持包括五都在內的所有縣市都應增加教育投資,不過,這樣看似理所當然的想法,其實面臨不小挑戰。
一方面,由於五都升格之後掌控台灣6成的財政規模,中央政府相對反而沒有餘力去補助財政更為困窘的一般縣市,使得原本即已存在的城鄉差距在五都升格後更形惡化;另一方面,應該指出的是,五都其實是帶著龐大債務一起升格的,依監察院審計部98年度各縣市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截至98年底,五都升格前8縣市之負債總額依序分別是:台北市2,930億、高雄市2,113億、台北縣1,080億、台南縣551億、台中縣486億、台南市317億、高雄縣258億、台中市72億,亦即,合併升格之後的五都,即便負債最少的台中市都高達5百多億,合併升格之後的高雄市債務更接近2千4百億,北、高兩市每位市民平均背負債務均超過10萬,五都債務壓力不可謂不重。
尤有甚者,在五都競選期間,各當選人均分別提出所費不貲的大型公共建設計畫,未來如何在有限的預算與舉債額度中兌現政見?無論對中央或五都市府而言,都是高難度的挑戰。基此,吾人不得不擔心,原本就屬有限且弱勢的教育預算,未來是否因此遭致挪用或排擠?致使教育預算不僅未見增加,反而與日俱減,呼籲各市長當選人,執政期間不僅應積極兌現所提各項教育政見,尤其不應縮減教育預算,各教育團體與五都議會,則應確實予以監督,以維護教育品質。
其次,建構健全教育法制:五都升格之後,除原有之國民中小學外,未來還面臨國立高中職改隸之問題,我們以為,五都市政府與市議會,除應確保教育預算不縮減外,更應提出各種進步的教育法案,較諸需要龐大預算的教育軟硬體支出,專業、進步的教育法制其實所費甚少,而對教育的影響更甚於有形的建設,衡量一地之教育,不僅在於可見的教育投資,進步的教育法制有時反而更形重要,五都要彰顯其城市之進步,必須從建構完善的教育法制做起。
最後,教育決策應回歸專業:教育作為熱門的公共議題,其實有一頗為矛盾的兩面性:教育話題攸關親師生權益,向來為選民與各政黨候選人所關心,社會關注教育議題並非壞事,然而,當民粹凌駕了專業,或教育決策以選票為依歸,則勢必犧牲教育的專業性。
觀諸過往經驗,確實不乏有政治人物在專業與民粹之間,為迎合選票而犧牲教育專業者,呼籲新五都市長,上任後除應儘速檢討、改正現行錯誤政策外,各項教育施政更應回歸專業考量,以確保教育決策的專業性與可行性。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