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聞】校長急推評鑑 教師視為惡夢

校長急推評鑑 教師視為惡夢
2010-12-09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台灣教育近年積極追求卓越,顯現在國際排名卻不進反退。越來越多聲浪要求推動教師評鑑,彷彿是拯救教育沉痾的唯一解藥。中小學校長協會與家長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教師評鑑入法,認為「評鑑才能提升教師士氣」。全國教師會沉痛回應,大學評鑑已讓眾多認真教學的教授深感無力,希望教師評鑑別重蹈覆轍。

盡速修正《教師法》
中小學校長協會8日召開記者會,強調校長與家長團體對教師評鑑入法的期待。理事長張榮輝表示,《工會法》通過後,教師同時具備勞工與教師身分,未來要處理不適任教師「難上加難」,他們呼籲立法院盡速修正《教師法》,讓教師評鑑入法。

張榮輝表示,這是個強調績效的時代,各行各業都需要評鑑,就連《大學法》也明文規定大學教授必須定期評鑑,唯獨中小學教師沒有法源依據,僅能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試辦5年來,僅不到1成的教師參與。

為了促進評鑑上路,中小學家長協會將協同家長拜會遊說立委、在媒體上強力曝光。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理事長劉承武說,法官擁有獨立審判權、檢察官擁有獨立司法權,都需接受評鑑,教師卻認為評鑑干擾教學,簡直是「香腸比大腿」。

全國家長聯盟秘書長符慧中表示,孩子的童年不能「NG」,現行的不適任教師處理程序對老師太寬容,民眾可選擇專業醫師、律師,國民教育卻無法替孩子選擇老師。

在家長、校長一片呼籲評鑑入法的聲浪中,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無奈地表示,大學評鑑已讓許多認真教學的教授忍無可忍,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教學現場,他質疑評鑑要以什麼指標為依據?是教師家訪次數,還是班級升學率?

教師憂評鑑效果
吳忠泰感慨,面對行為不檢的不適任教師,教師們舉雙手贊成解聘,恨不得立即將這些老師依法處置。但對於被升學牽著鼻子走,一點一滴流失教育熱忱的老師們,評鑑又能改變什麼?吳忠泰表示,教師評鑑到底是「升學評鑑」還是「教學評鑑」,值得社會省思。

家長提出教師評議委員會應降低教師代表,增加家長席次。吳忠泰表示,過去教評會只有單一家長席次的情況下,許多學校都是由有權有勢、非「董」字輩及民代議員的家長會長擔任,教師組織贊成增列家長席次,別讓多數家長的聲音被特定人士掩蓋。

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教師評鑑應提出完整制度設計、效益評估和經費評估,不是空喊口號,「為評鑑而評鑑!」

辦評鑑為復辟校園權威
劉欽旭表示,校園民主化的過程中,不少校長無法適應與學校團溝通,透過集體智慧辦理校務,僅能透過媒體發言,表達對過去校園權威文化的緬懷。他表示,校長團體急著推動教師評鑑,說穿了就是想復辟校園權威文化,像戒嚴時期一樣,可以坐在辦公室裡下命令,不必與學校團隊溝通,更沒有人敢表達意見。

劉欽旭表示,台灣目前所謂的教育「績效」,社會普遍認為教師是重要關鍵,應負起最大責任。其實,教育部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除了專家學者外,8成以上都是中小學行政主管擔任評鑑人,這種以「行政觀點」出發的教師評鑑,除了重新發揮「行政指揮教學」的傳統文化,是否能設身處體會教師的教學困境?

3年前,教育部曾委託台中教育大學辦理教師專業發展研討會,受聘來台演講的學者Ms. Wiseman,以「噩夢」形容績效評鑑造成的惡果,提醒台灣教育界,絕不要重蹈美國覆轍。

劉欽旭指出,美國以「標準化測驗」工具,對學校和教育人員實施「績效評鑑」,出現許多「反教育」亂象,以學科成績評斷學生優劣、注重輔導成績優秀的學生、犧牲成績差的學生等惡行。

他感慨,美國的績效評鑑至少校長必須和老師一起負責任,台灣教育多年來被詬病之處,是校長和老師的對立。劉欽旭呼籲各界正視評鑑可能帶來的問題,別讓評鑑惡果從大學禍延到中小學。

宜蘭縣教師(工)會

宜蘭縣教師職業工會,歡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