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壇:從零體罰到反霸凌
2011-1-05
台灣立報
■羅德水
一件校園霸凌事件,讓教育議題一連數天佔據各大媒體版面,打開報紙動輒頭版報導,從50頻道起算的各家新聞台,不僅各節新聞照三餐報導霸凌,談話節目的「名嘴」們也針對霸凌開出各種藥方,就連開車聽廣播節目也在講霸凌,說什麼校園人力不足、管教界線不夠明確云云,甚至回頭主張所謂適度體罰以遏止霸凌。
輔導人力問題始終被遺忘
還不夠諷刺嗎?就在八德國中成為焦點以前,各家媒體,電子的、平面的整天關注的其實不是霸凌,而是某某學校、某某老師又以什麼方式體罰了學生,毫無疑問,「體罰」才是這幾年媒體報導校園新聞的重點。沒想到,一件校園霸凌事件,忽然讓輿論轉向,一時之間,彷彿台灣的校園無處不霸凌一樣,天知道,就在沒多久以前,這些媒體又是如何地指責體罰?如何地批評教師不專業?從反對體罰到支持所謂適度體罰,似乎也不需要什麼道理,一句話,收視率好就好。
相信此刻教師們一定滿是感慨,因為眼前發生的這些問題,在幾年前教育部雷厲風行推動零體罰政策時,教師組織與基層教師皆已事先提出預警,諸如:明確區別管教與體罰分野、同步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儘速增置專業輔導人力等。然而,當時的氛圍卻是不由分說地將所有輔導管教責任加諸於第一線教師身上,並且不分清重地將所有體罰情節與「不適任教師」劃上等號,相當程度確實使得許多基層教師大嘆不如歸去。
讓人遺憾地,面對基層教師的呼籲,幾年來,教育部最常做的似乎就是喊喊落實友善校園的口號,並且每年煞有其事地表揚各類有功人員,就連這次校園霸凌事件見諸媒體之後,教育部所表現出來的也只能是不斷的開會,看不出具體的作法,以教育部於民國99年12月21日發佈「教育部全面總動員防制校園霸凌」新聞稿為例,教育部表示,為加強防制校園霸凌,將採取下列措施:一、召集高中職及國中校長研習宣示本部的決心及行動計畫;二、全面動員各縣市校外會及督學系統;三、督考各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落實防制霸凌工作;四、促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參與防制工作;五、回歸友善校園整體營造作為。就是沒提到目前國中小最為欠缺的輔導人力增置問題。
職務加給不是治本方法
相較於教育主管行政機關,學校校長又是另一個極端,新北市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一方面獻花給教育部長吳清基,一方面卻又表示,「國中生教組長沒人要幹,管教權與懲戒權應釐清」,甚至有校長建議,「增加行政或導師加給,以免找不到人當生教組長」。不禁讓人質疑,當年行政機關一聲令下推動零體罰政策時,管教權釐清了嗎?如果當時即未釐清,又如何贏得校長們的支持?尤其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有關增加相關人員加給的建議,身為國中小校長,難道不知道校園霸凌與管教爭議層出不窮,以及生教組長、導師之所以乏人問津的主因,根本不是因為所謂的加給過低,而在於校園內相關專業輔導人員不足,以及整體後勤支援體系尚不完備所致?
我們這樣說,並非意在為體罰合理化,更不是認為零體罰政策使校園霸凌加劇,而是要指出,教師輔導管教學生所引起的爭議,或是學生之間的霸凌,背後都有其複雜的成因,絕非個別教師或單一學校就能有效防制,學校校長與相關教育人員再怎樣盡心盡力,也難以根本改變個案學生的家庭環境,難以撼動整體社會風氣,甚至難以要求主管機關因此增置輔導專業人力,而這些卻都是落實友善校園的必要環節。
或云,改善家庭環境與社會風氣豈是一時半刻可以奏效,那麼,就請正在調查校園霸凌問題的監察委員,從各縣市國中小輔導人力何以遲遲無法到位開始著手吧!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