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章】破解阻礙12年國教的5大迷思

破解阻礙12年國教的5大迷思
2011-4-07
台灣立報

■謝國清

「12年國民基本教育」(簡稱「12年國教」)在馬總統的百年元旦文告後,教育部正快馬加鞭籌劃各項配套措施,然而各種對「12年國教」的疑慮也不斷增高,這些疑慮如無法破解,恐將影響「12年國教」的實施內涵,淪為有名無實的教育改革方案。

筆者長期參與「12年國教」的推動,經常有機會與疑慮者對話,發現其中5項最普遍的疑慮,事實上是對「12年國教」內涵的迷思所致,嘗試針對這5大迷思提出論述,期待當局及關心「12年國教」的朋友能不被迷思影響,持續且堅定推動理想中的「12年國教」。

迷思一:孩子被關9年已經喘不過氣,何苦要他們被關12年?
現階段國中畢業生進入「高中職及五專」(簡稱「後中」)的比例已接近百分之百,孩子們之所以「喘不過氣」,主因並非被關多久,而是當前的教育模式所致,「12年國教」正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讓每個孩子都能適性發展,都能獲得學習成就。

此外,「12年國教」實施後,後中階段並非強迫入學,國中畢業生可選擇升學或就業或不升學也不就業,即使未升學,日後可隨時進入後中就讀,這就是為什麼教育部開宗明義點出:「12年國教是國民的權利,政府的義務」,實施「12年國教」絕非是為了把孩子多關幾年,而是要給孩子更多選擇的機會。

迷思二:不考試,孩子的程度會變差?
除了兩次基測,國中生從國一開始即大小考不斷,但似乎大家對孩子的「程度」並不滿意,更何況所謂「程度」應非僅考量學科的紙筆測驗成績即可。

事實上,「考試」除了作為學生學習成就的檢定之外,更應作為教學教法改進及補救教學的依據,目前「考試」幾乎已成為懲罰學生的工具,無怪乎孩子的成就感愈來愈低落,其多元能力則在制式考試制度下找不到出路,以致不少孩子只好選擇放棄學習,甚至選擇其他搞怪的出路;因此「12年國教」的目標即在於讓平時的考試回歸到其應有的「檢測」位置,確保多數孩子的能力能被發掘並提升。

迷思三:登記抽籤僅能憑運氣,考試才是公平的機制?
對於已經是百分之百可以上「後中」就讀的國中畢業生,考試之所以公平,乃是因為基測成績已經將「後中」分為「好學校」及「壞學校」,也就相當於把學生分為「好學生」及「壞學生」,加上以學科紙筆測驗為主的考試方式、公私立高中職結構、社會大眾對高中與高職的觀念等問題,「考試」實在不能視為公平的機制。事實上,以教育部的立場,本該辦好每一所學校,在此前提下,「選填志願後再登記抽籤」才是最公平的,久而久之也將促使絕大多數家長鼓勵孩子以離家最近且志願相符的學校做為其第一志願學校。

迷思四:主張「12年國教」是否企圖消滅菁英教育?
現實中存在不同能力傾向的孩子,包含資賦優異或具特殊才能的孩子,以目前許多人所關注的「菁英教育」,主要是指將基測成績極優異的一群孩子集中的教育,其總數不超過全部同儕的5%,卻讓全體國中生投入昏天暗地的考試競爭,「12年國教」實施後,期待讓絕大部分的國中生不需再一味投入不必要的紙筆考試競爭,至於資賦優異或具特殊才能的孩子,則能在更周延的設計下,獲得更適當的教育

因此,「12年國教」是要讓孩子能因其性向而獲得對其最佳的教育機會,不但不會消滅菁英教育,反而會讓菁英教育更加落實;換句話說,「12年國教」之後的菁英教育是「以何種形式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消不消滅?」的問題。

迷思五:高中職必需全面優質化,「12年國教」才能順利推動?
目前部分高中職之所以被認為不夠優質,是因為大多數孩子進入後中前就已失去學習動力,或者並非依其性向進入後中,以致於學校老師的教學動力也隨著遞減,如果制度設計能讓多數孩子留在社區就讀,使具學習動力的孩子能帶動同校其他孩子的學習動力,加上老師改善教學方法及內容,則校校優質將指日可待。

更重要的是,當「12年國教」推動後,國中如能落實學生的性向探索,減少無謂的考試,不但大多數孩子能維持學習動力,也可以找到適合的學校就讀,那麼每個學校都可依照學校特色發展,不再進行惡性升學比較,不但校校優質,更將校校有特色。

「教育」的目的是發掘孩子的特色,提升生活能力,「學校」是因學生而存在,是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途徑,但長期以來的觀念與制度,使得教育現場充滿緊張氣息,孩子因緊張而轉化為疲憊,老師因為緊張而迷失了教育專業,家長則因為緊張顯得無可奈何。

「12年國教」應徹底改變這些現象,除了要凝聚國人的意志力外,更需要有遠見及決心的執行機構,教育部及所有參與「12年國教」政策的擬定者,堅持「一個中心思想」及「兩個辦理原則」,所謂「一個中心思想」是指「12年國教應落實適性教育」,兩個辦理原則分別為「12年國教應以學生為主體」及「應以成就每個孩子為目的」;讓「12年國教」徹底改變當前教育現場的亂象。(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

宜蘭縣教師(工)會

宜蘭縣教師職業工會,歡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