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誰是校園壞份子?
2011-5-12
台灣立報
校園暴力鬥毆事件頻傳,台北市松山、內湖一帶的校區近日來更是紛擾不斷,根據台北市少年警察隊的說法,顯有幫派侵入校園並逐漸坐大的趨勢。警方已將「反霸凌、反幫派、反吸毒、反暴力」列為今年宣導工作的要項。然則,動輒將青少年的結夥成群視為不良幫派,恐怕將倒果為因,反而強化社會上對特定族群的歧視和成見。
事實上,校園與社會原本就不可能完全切割,許多在校園中成績不佳、學業中輟,乃至遊蕩放浪的青少年,家庭多是經濟上的弱勢者。由於他們意識到必須比其他同學更早進入社會謀生,因此校園中的結夥或與校園外團體搭建關係,對他們而言,就是為了進入社會而做準備。他們也許好勇鬥狠,這是因為他們自認為學業難看、文憑不保,「體力」將是未來求職最主要的資產。尤其是男生,對他們而言,男性雄風是社會競爭的重要價值,因此,集體「練身體」的街頭文化是為未來的勞動文化做準備。
校園青少年集團也許會有不正常的金錢交易,這很可能是由於他們所生活的環境,失業率高,家庭所賴以維生的常是地下經濟。這也使得他們習慣於陰暗、非正統的金錢往還。
許多青少年原本就出身於比較貧困的家庭,父母或許離異,或許忙於謀生餬口,或者教育水平較低,對於教育體系的運作相對陌生。這些孩子的現實生活原本就充滿著許多不安、緊張的因素。他們比起其他正常家庭的小孩更常要面對解雇、工作傷害、意外傷殘、婚姻衝突、死亡、司法纏訟等問題。由於家庭能夠提供的照顧相對有限,他們對同儕團體的依賴更深,這也加速了他們社會化的進程。
家庭環境的不適,使得他們的學習相對遲緩,若是又碰上缺乏耐心的教師,其成績難免日趨低落,與一般同學的差距越拉越遠,久而久之,越發覺得上課無趣,連坐在教室裡面都會覺得屈辱。這更迫使他們必須從幫派、從校園外的活動中尋找認同,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不幸的是,我們的治安單位永遠不會注意到這些社會文化根源的問題,道德人士眼中所見就是不良青少年、幫派份子、潛在的犯罪集團。他們以「維護社會秩序」為理由,動輒對校園中的邊緣青少年偵察、收押、管訓,於是又激發了青少年團體對公權力更刻意的挑釁。社會上有地位穩定的優勢者,有風雨飄搖的經濟弱勢者,這種社會階層的差異其實也在教育體系中被複製。我們不能只看到校園中的「壞份子」,卻看不到將他們上進、上升的希望完全堵住的僵化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