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章】教師課稅配套教部需要決心魄力

校長的小革命:教師課稅配套教部需要決心魄力
2011-6-1
台灣立報

■張輝雄

民國101年1月國中小教師課稅後,教師授課時數將減2或4節課,這些課誰來上?大多數縣市政府打算讓現任老師領「超鐘點費支應」。近來家長團體紛紛跳出來質疑,配套措施形同讓老師「變相加薪」,「不可能提升教育品質」。似乎在家長不滿意、教師不感謝、校長們不放心、地方政府不買單的爭議下,課稅政策就要上路了。

應回歸適性學習
國教人員課稅配套被質疑大有問題,其實,也是一個教育改革的絕佳契機。不需大費周章召開教育會議,只需政黨或教育部有決心,不要以「派遣人力」觀念進用臨時或代課老師,配套措施回歸到以孩子的適性學習為主軸,將會讓教育有不同的未來。

明年起,國中小學的教育人員將與全國民眾一樣,負起全體國民之義務,國教人員確實「有感」「實質減薪」。

教育部與教師團體商量後推出的「課教師補教育」的方案,簡單來說,政府一年可增加72億稅收,課稅收入幾乎全數用來支應人事開銷。

配套措施包括導師費由2千元增為3千元,國中小教師減課2節、國小導師減課4節,以及增聘專任的輔導人力,多出來的課,將增聘正式教師或兼任老師來因應。

臨時工型態 品質堪憂
但因為國教人事經費並未由中央買單,聘一位專任的錢可聘2到3位兼任代課,大多數縣市政府打算聘兼任教師應急。

鐘點教師教學科目複雜辛苦,薪水更低,每週上20節課,寒暑假沒有薪水,年薪不到20萬元;反觀每天平均只要上3.2節課的編制內導師,最資淺者年薪將近60萬元,最資深者則高達110萬元,卻又不需留校8小時。

而且許多家長和教師憂心,一旦鐘點教師進入校園,學校會出現很多游牧老師,學校會變成很像補習班!因為「鐘點代課教師」有課來上、沒課離開,不能強求鐘點老師多花心思在孩子們身上。孩子誰來關心?教育品質如何維持?會產生許多個問號。

課稅後,導師減課又提高導師費,行政人員的主管加給與導師費相近,工作卻吃力不討好。年資較高的教師,不想兼任壓力大又需寒暑假上班的行政工作;加上學校民主化,連職務安排都有學校照「年資積分」選志願;重要又辛勞的行政組長,還可能交由代理教師兼任,如何管理與領導?

媒體報導,桃園縣八德國中的霸凌問題和師生衝突,原因之一就是該校學務處主任剛上任、組長由代課老師代理,經驗不足。

這些都是國民教育人員課稅後,可預測的問題,但教育部未召集學校教育行政人員代表參與協商,所提之配套措施有所偏頗。而且配套措施沒有考慮私立學校的需求,也是另一種不公平。只是一味討好公立學校教師,可能會讓教育現場災難連連。

合理分配職員編制
教育界最常主張的,就是調高國小教師員額比例。資源豐富的台北市每班編制1.7,國小導師只要教19節,澎湖縣竟要教21到25節。我們主張應該從討論教師授課節數做起。統一全國各縣市教師的授課節數,不因國中小高中或學校大小而有差異;組長、主任教學節數則依照學校規模訂定標準,避免教育現場的爭議(台北市國小已經如此實施)。

因此,課稅之後的第一件事,應該在《教師工作規則》中,統一全國教師及行政人員的授課節數,不分地區和中小學,全國一致。不足的教師招募正式教師,不要再以「2688專案教師」或「鐘點教師」上陣來節省經費,以確保教育品質,提高教師擔任導師或兼任行政的意願。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中,分別依國中、國小及學校規模數來編制行政人員;高中、國中的行政支持系統人數過多,小學卻太少。但相較於高中學生的成熟,國中生需要關心與輔導,國小學生很需要照顧,不會因學級或規模差別而減少,沒理由國民小學的行政人員編制少於高中、國中。

而且,編制準則雖然明定依照國中小及學校規模編制行政人員員額,第5條卻授權各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結果,一國多制,資源缺少的縣市縮減小學職員編制,造成勞逸不均,可能造成學校行政沒人要做,教育現場不公義。教育部可採取「學校組織再造模式」重做規劃,合理分配職員員額。

特殊教育補人力
身心障礙和高風險家庭的學生,在學校教育中,最為弱勢,除了特教學校外,一般學校特教老師普遍不足。教育經費少的縣市,更是特教老師缺缺,學生所受教育照顧不完整,學習更弱勢。

身心障礙特殊教育是衡量教育進步的指標之一,課稅後沒理由不增加特教老師和專業輔導人力。我們呼籲教育部,要加強特殊教育,依照身心障礙出現率,在每個學校配置足額的特殊教育教師和專業輔導老師,使其成為個案兒童照顧團隊的專業促進者,儘速趕上進步國家的步伐!

延長課後輔導
學生人數直直落,少子化問題嚴重,連馬英九總統都將其視為國安問題。既然台灣的國民教育價格便宜品質佳,為何年輕人不敢生小孩?因為課後安親班費用高得嚇人,家長負擔大,當然不想生。

國小低年級只有1天全日課,4天半日課,多數家長得付出高額安親班費用,才能安心上班。很多家長都希望讓學生延長留校,減輕經濟負擔,但之前部分教師擔心會增加照顧負擔而反對。若依照前述主張教師合理教學節數,則調整課綱的學生學習節數,自然也會增加教師人數,不會造成教師負擔。

課稅後,教育經費每年將增加72億元,部分經費應該拿來補助開辦課後輔導班。將弱勢家庭的學生留在學校,不僅家長放心,老師也可增加額外的鐘點收入,甚至在發展社團、提高學生運動時間上,都有幫助,當然也會提高年輕人生孩子的意願。政府推出「想口號拿百萬獎金」的作法能夠促進生育率嗎?與其僅說是「課教師、補教育」,卻讓社會質疑:教育部不過是讓教師的錢「右手出、左手進」,不如由教育部勇敢地提出革新政策,讓年輕人看到未來的希望。

明年國民教育人員就要開始課稅,目前教育部的配套,只是提出讓「鐘點教師」上場,或正式教師再上減掉的課領超鐘點費,卻忽略同樣繳稅的行政人員、職工的辛苦。我們呼籲教育部,要建立教育公義,就請從教師課稅的配套做起。

(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監事)

宜蘭縣教師(工)會

宜蘭縣教師職業工會,歡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