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北北基自辦聯測 考生壓力 不減反增
2011.7.11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記者黃以敬/專訪
國內第一個「全國教師工會」今日成立,可望當選首任工會理事長的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對目前如火如荼的多項升學改革發出警訊,他指出,北北基聯測爭議可以看出台北市長一人意志在主導政策,不願面對一綱一本、自辦聯測是導致北北基國中生壓力「不減反增」的癥結,其中更凸顯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力介入教育,教育專業與百萬學子權益,往往成為最大犧牲品。
同樣的,馬英九總統與教育部高喊一○三年就要上路的「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基礎結構性改革付之闕如,將淪落成只是「補助學雜費」式的空洞政策,甚至變成隨意就要取消國中基測,要加辦國中會考、免試採計各式成績等官方「即興式」構想的升學爭議,儼然為了配合總統大選而被迫「緊急」延長國教,卻忘了只要一步走錯,受害的將是動輒數百萬、幾世代的莘莘學子。
Q:北北基聯測似乎問題多多,能如當初郝龍斌市長承諾地減輕考生壓力?
A:當初北市堅持要自辦北北基聯測,其實是為強推「一綱一本」的競選承諾,讓各校被迫須選同一教科書,但北市教師會於二○○八年及二○一○年調查早已顯示, 北市國中生的補習「不減反增」。
此次聯測,儘管北市府及心測中心硬說試題偏易,但事實上,國中老師、補教老師、考生都說難,顯示北市保證的考試專業度與穩定度也不足,使得考生成績離散更大、落差更大,可以預期,未來考生壓力也將「不減反增」。此次聯測受害最大的,是絕大多數的中上、中段及中下段等考生,不僅分數差距拉大,選填學校志願也更模糊,尤其試題一難,全國基測PR值也失去參考性,只好瞎子摸象。
升學程序複雜 師生無所適從
而此次更傳出至少數千名考生錯填志願、「高分低就」問題,北市一則推說這是「高中訂錯申請門檻」,一則推說是考生「選錯志願」。其實是台北市硬要新辦一個考試,複雜化升學招生程序,導致學生與學校無所適從。
考生只有一個聯測分數,原本就須以此比對招生學校的門檻分數去選校。北市府明知申請簡章早在考試前就發售,高中在考前就須先預定招生門檻,且還須預留名額給外縣市,考試是全新的,升學更複雜,成為犧牲品的學校與考生卻要負責?制定政策的官方,不須自我檢討?
Q:台北市長在未送教育部審核、未與新北市、基隆市商討前,就自行宣布明年要續辦聯測,問題會惡化嗎?
A:今年北北基聯測只是試辦案,須一次一審,但距離明年考試只剩十個多月,北北基三縣市還未對明年聯測達成共識,迄今更未把明年試辦案送教育部審查,國三生已開始暑期課輔,卻還搞不清楚明年考試與升學細節,實在荒謬。
更令人擔心的,明年國中基測要被教育部減併為一次,無視每年至少七萬多名學生有報考二次基測的需求,甚至後年要取消基測。明年北北基與全國考生都被迫須在北北基聯測與全國基測中「二選一」,且毫無回頭或是補救機會。明年不僅外縣市考生「赴京趕考」會惡化,北北基與全國考生還是「一試定終身」。
北市續辦聯測 綁架新北基隆
如果北市堅持明年續辦聯測,新北市、基隆市更將被完全「綁架」,因為兩地考生希望進北市讀建中、北一女或公立高中,誠如兩市教育局長坦言的「沒有不跟進的本錢」。這是教育弱勢縣市的最大悲哀。
甚至儘管高級中學法、私立學校法等法規都修法,希望加強教育部扮演協調各縣市升學措施的角色,但教育部似乎也無法約束北北基。
Q:類似問題會在其他教育政策見到?
A:最近許多老師感慨,台灣教育近年最大問題, 都是出自某一位政治人物的意志,就強行改變了教育的內涵。例如一綱一本、北北基聯測,強加英語課程、高中國文必選四書等,甚至未來的十二年國教規劃。
教部想廢基測 看不出急迫性
全教會曾希望推動教育「府外局」,希望讓重大的教育政策,減少政治介入。例如十二年國教等重大政策,可有獨立的委員會做政策研商,不是教育部長或官員動輒拋出「即興式」構想或指示。
就如十二年國教還不明確,免試入學還爭議不斷狀況下,前教育部長鄭瑞城、現任教育部長吳清基卻已急著宣布要減併基測,甚至廢除目前較具穩定性與公信力的國中基測,「實在看不出,到底有什麼必要廢除基測?」
國中基測要二次減為一次,應是所有考生自己決定不去考第二次的前提下,讓二次基測自然萎縮消失,而不是教育部由上而下地強制減縮考生的考試機會。
空喊12年國教 經費問題未解
教改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權」,教育部根本沒有提出可讓學生心安與確保穩定性的替代方案,驟然就要取消基測,教育部長「天外飛來一筆」又說要加考一個未經過任何科學研究的「國中會考」,無緣無故去限縮學生的考試選擇權,每天像在「拆未爆彈」,造成考生及家長更大的不安。這都是政治太過介入、凌駕教育專業的亂象問題。
Q:目前政府提出的十二年國教規劃案還有哪些問題?
A:馬英九總統與教育部高喊一○三年就要推行十二年國教,迄今卻仍是一個空洞的政策口號,沒有固定經費來源,高中職教育的結構性問題也未解決。
要推動十二年國教,估計每年需兩百億元經費,但行政院長吳敦義卻說要採「零基經費」,教育部一年預算一千五百億元,因此被迫必須各司處挪減兩成去籌到兩百億元。
「如果現有支付九年國教的教育總經費,就可以不加錢而去延長十二年國教,這麼利害,那何不直接延長為十六年、二十年,以前的行政院長、總統都是傻瓜囉?」
今年八月要上路的私立高中職學雜費拉近補助,就因此短缺經費二十多億元,如果不是各界質疑,行政院追加預算支付,根本無法上路。遑論未來十二年國教,沒有經費,要怎麼做?
而且目前的高中職學雜費補貼政策,根本是在補貼私校不要倒閉,沒有從課程師資財務去要求私校提升,反而導致私校搶走公立學校學生,私立學校朝補習班方式辦學搶學生,公校常態教學成為犧牲品,負面效應已在發生。
此外,高中職均質化還不足,家長無法完全信任免試入學的「抽籤入學」,怕抽到不夠好的學校,如果問題不解決,「免試入學」永遠無法達到、無法成功。短期內,勢必要採計在校成績或是有考試門檻。
Q:社區與明星高中的區分與定位也還不清楚?
A:社區高中還沒辦法法均質化、讓家長可以完全放心免試或抽籤入學,教育部其實也完全還沒有去碰觸「明星高中」或所謂「特色高中」的問題。
在國外,所謂科學中學等特色高中,因為課程師資的特色化,多是六百至八百人左右的小型特色學校。但是目前建國中學、北一女皆是動輒有三、四千人的大校,而且師資與課程沒有特色可言。
教育部應該要讓高中透過特殊班級或是課程學群,或是比照國中資優班方式,要求特色高中開出八、九成以上的特色課程。
但是教育部遲遲不去碰觸特色高中的問題,也不去面對高中職尚未均質化的結構性問題,卻一直陷入升學考試的不斷變動及爭議。這樣的教育改革能讓人心安嗎?
聯測應該停辦 維持兩次基測
Q:如何可以改善?穩健改革?
A:台北市教師會已在研擬提案,希望教育部能維持兩次國中基測考試,停止辦理北北基聯測,先減少學生的不安定與受傷害感。改革方案要更明確,且各縣市都必須對改革方案有共識。
改革必須更穩健,不是每年都讓數十萬考生面對不同的考試制度,而且從結構性環節去提升高中職均質化,也必須有更穩定充足的財源經費去支持改革,目前馬總統與教育部急著要推十二年國教,但是對百萬學子與家長、教師而言,「正確地」、「穩健地」、讓學生家長可以「安心地」去推動十二年國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