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新聞稿】發稿日期:2012年11月2日
全教總反對調漲學費,要求課徵教育捐
在經濟情勢毫無起色的此刻,教育部竟然火上加油、準備調漲大學學費,全教總明確反對調漲學費,並要求立即研擬課徵教育捐的可行性,以從根本增加總體教育預算,讓台灣的教育重回公共化的軌道。
教育部調漲學費的理由不外是,台灣高教學費相對低廉、使用者付費原則、提升教學品質等。
針對這些說法,全教總表示:有關台灣高教學費相對低廉的說法,其實是與教育商品化國家進行比較的結果,迄今為止仍有不少國家採取免(低)學費政策;而所謂使用者付費原則,不僅忽略大學學歷幾已成為基本求職門檻,更無視高教體系實然上也已成為企業職訓所的現實;至於學費與教學品質的關聯性,在教育部與大學校長提出更有力事證前,除了反證所費不貲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等專案補助,難以有效提升教學品質外,顯然也不足以構成調漲學費的正當性基礎。
全教總指出,扭曲的資源配置模式下,台灣高教業已陷入反重分配現象,就讀私校者以弱勢家庭子弟為多,弱勢者不僅必須負擔較高學費,其所分配到的資源更只遠低於公校生,對40%年均可支配所得不及55萬元的弱勢家庭來說,要負擔4年大學就學成本,已危及其基本生活。
全教總警告,對窮人而言,教育已非脫貧、翻身的希望,相反地,收入、教育、階級更陷入難以挽救的輪迴,這無疑是台灣教育與發展的最大危機。要化解這樣的教育危機,不是調漲學費可以解決的,全教總要求:
一、執政黨應兌現馬總統增加教育預算的政見,(每年○.二%GDP比率增加,即一年增加經費二百四十億元),全教總初估,自2008年以來,教育預算短缺累計近500億。
二、教育部應即刻停止五年五百億等錯誤高教經費分配方式,改以經費分配應以學生為基準,以真正提升高教品質。
三、目前賦稅結構完全向資本家與富人傾斜,在國家稅收絕大比例由勞動階級負擔下,教育預算其實還是來自受僱者所繳納的稅收,全教總要求對企業課徵教育捐或紅利稅,無論就大學提供勞動力給企業的角度,或台灣資本家賦稅過低來說,對企業課徵教育捐或紅利稅,皆有高度正當性與必要性。
新聞聯絡人:副理事長吳忠泰0928-144881、文宣部主任 羅德水0917-8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