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第524期會員快訊】2013.3.15
2013國際教學專業高峰會議
(International Summit on Teaching Profession, ISTP 2013)
即時報導
本次國際教學專業高峰會議在3月13日至14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前兩屆台灣並未能受邀,在本會、教育部及外交部的努力爭取下,終於獲得入場門券,獲邀參與會議。
在學生標準化測驗的成績與教師的評比是否應該連結,引發了對立的討論,全美教育協會(NEA)的理事長極力主張應該彼此連結,但包括美國教師聯盟(AFT)理事長及更多的代表都表示不應該互相連結,即使是有關連,但也不應劃上等號。北歐國家的代表甚至表示沒有所謂好教師的標準,他們真正關切的是學生將來有好的生活。
所有的評鑑制度都應該建立在互信以及各種不同的團體共同參與的基礎,這裡指的不同團體包括工會甚至家長、專業團體及學生的意見。而一個真正好的並且把老師視為提升教育品質夥伴的學校領導者,會隨時主動問老師三個問題::「你好嗎?」、「你需要什麼?」以及「我可以幫你什麼呢?」
大家共同的結論,一個壞的評鑑制度比沒有評鑑制度更為糟糕,而信任是一個重要的因素。EI理事長Susan Hopgood最後結論指出,她肯定這樣的三方會談,每個人的觀點都是出自於尊重專業,老師是夥伴而非被監督管制的對象,這次會議主軸「回饋」其實是合作文化的一環,包括教師的自信、信任、分享知識與智慧,才是所謂教師評鑑的核心,而真正的問題在,錯誤的使用評鑑結果來決定教師職務的內容,但我們對未來仍保持樂觀,繼續期待這樣的三方平台,能對各國教師專業發展帶來正向的影響。
本會理事長欽旭老師在會場代表台灣發言,他的發言摘要如下:
各位教育家,我來自台灣,我是教師工會理事長,我很樂意帶來一個建議和一個分享。首先,我非常認同剛剛芬蘭老師對於教師評鑑的看法。我建議大會注意教育是一個完整系統,不單單只有教師,這個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都要總體考量,至少有教育行政、教師、家長、學生、政治等等,特別必須注意的是,這些必須在總量有限的教育經費下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改變與發展中,教育系統必須謹慎與之互動。
另外,我很樂意分享台灣的經驗。目前台灣正打算將教師評鑑放入法律中,我們的社會正在進行非常熱烈的對話。可貴的是,在台灣我們希望更多的對話,並且必須先證明教師評鑑確實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果,而且經費使用符合比例、效能。所以台灣已進行實驗性質的教師專業發展幾年了,我們以必須在學校校務會議通過及教師個人自願為原則,我們將看看效果如何,因為如果沒有投注經費的預期結果,我們又何必一定要推動教師評鑑呢?會不會教師評鑑只是促進教育系統提高品質的選項之一。
本次會議特別感謝教育部台北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徐惠文組長以及駐荷蘭代表處李光章代表、蘇瑩君組長、一等秘書林靜文全力促成本會代表台灣參與本次會議,以及在歐洲對本會的協助與幫忙。
我們將陸續提供此次國際教學專業高峰會議的最新訊息,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