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壇:年金改革大戲還演得下去嗎?
2013-5-07
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
■ 羅德水
歷經數月趕製,由馬英九總統擔任製片、江宜樺院長執導、各部會共同編劇的年金改革大戲,已經接近殺青,未來若順利完成國會審議即可上市發行。讓人遺憾者,這部宣稱精心製作、編導一流的年度巨獻,現在看起來極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的超級爛片,唯有拒看、拒買,才能讓製作團隊徹底反省。
誠如眾家評論再三指出的,這齣年金改革大戲最大的問題就是編導團隊師心自用,以致於全片粗製濫造、品質不堪聞問,一言以蔽之,這是一部高舉改革大旗,但改到高官自己就停止的荒謬劇。
連雙薪肥貓都不改
官府高舉改革大旗,言必稱不改革無以救台灣,實則,官版所稱改革不僅完全指向受僱者,曲意免除政府與雇主責任,方案內容更是處處維護高階人員利益,可謂千方百計、不遺餘力。
一個再清楚不過的指標是,行政院竟然刪除了退休人員禁領雙薪的修正條文,意味著,此一堪稱退休制度中最不公不義的雙薪現象,在年金改革如火如荼、不由分說下,竟可能毫髮不傷、全身而退,至此,整起年金改革就是一場以基層人員祭旗的大戲,怎好意思自稱改革?
事實上,退休雙薪現象不僅出現在公立大學教授與高階文官身上,社會也應該正視:為何公立中小學校長,特別是動見觀瞻的各地明星高中校長,這些人教育生涯的終站不是到偏鄉學校奉獻,不是到社區高中服務,而是到待遇優渥的私立學校?
按照現行官版方案,未來年輕世代是「多繳、少領、延退」,私校教師則是偏低的所得替代率,而已經退休而又在私校任全職工作者,其退休後之總體所得動輒是退休前的2倍以上,如果連這樣不公不義、這樣顯而易見的問題都不願意面對,年金改革究竟要如何推動?
退休雙薪之違反退休保障原理,以及私校之所必須列入限制,各界已有清楚討論。最為誇張的莫過於,轉任私校的公校退休者,其退休生效日與私校新職的起聘日同樣是8月1日,亦即,雙薪者雖然從事一樣的教育工作,但在退休生效的第一天,卻可同時領取退休月俸與新職的月給,可謂無縫接軌、同步作業,相較於那些一年一聘的專案教師,真是情何以堪?行政部門這樣袒護雙薪肥貓,難道是在預留高官的後路?
連基金管治理也不改
準備隆重推出的官版年金改革,除了百般維護高階人員利益外,對於如何提升基金治理成效竟也毫無著墨。
以退撫基金監理會之組成為例,目前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監理會計有25席委員,機關代表14席、軍公教個人代表11席(軍3、公5、教3),教育人員部分,一席由教育部派出,2席由全國教師會派出。總結筆者參與基金監理會之經驗,現行退撫基金監理會至少有以下三大問題:
一、機關首長長期代理出席:依「退撫基金監理委員會委員產生辦法」規定,機關代表計有行政院、考試院、司法院三院秘書長、銓敘部長、國防部長、教育部長、財政部長、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以及5位縣市長代表,惟部分機關首長未能親自出席,其中,馬英九總統於台北市長任內8年、歷任教育部長均為基金監理會法定代表(2000年以後為:曾志朗、黃榮村、杜正勝、鄭瑞城、吳清基、蔣偉寧)。
二、機關代表發言次數極低:機關首長不僅大多未能親自出席,各政府機關代表在監理會的發言次數極少,以基金監理會每季召開一次的頻率而言,政府代表之發言次數與內容,幾乎和缺席沒有兩樣,這樣的基金監理模式,難道不必修正?
三、教育部指派之教育人員代表出席率低:目前3席教育人員代表中,由教育部指派的一席學者專家出席率長期偏低,以本屆為例,教育部指派代表在8次的例會中僅出席3次,出席率未達4成,事實上,至退撫基金成立以來,由教育部指派的部分學者專家出席率明顯偏低,即便渠等具有相關專業又有何用?相反地,由教師組織推派的歷屆監理會代表,多能準時出席會議並善盡監督職責,此皆有監理會正式會議紀錄為憑。
打掉爛案 導正改革
退休制度改革攸關全民權益,立法院除應導正目前官版諸多亂象,針對各基金管理、監理機制,以及長期偏低之基金收益率,均應通盤檢討改進;至於禁止退休雙薪的改革方向,過去幾年國會更曾多次做成決議,朝野黨團尤應嚴肅以對,如果連這樣具有高度共識的改革都不了了之,年金改革大戲提前下檔可矣。 (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