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壇:學校日就是勞動教育日
2012-9-05
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羅德水
101學年度上週正式開學,各中小學大多在開學前二週辦理學校日(家長日)活動,多數學校不外這樣安排:先進行全校性活動,例如,表揚愛心媽媽與志工家長,或安排演講與藝文表演等,接著,就是進行各班級的「親師座談會」,由導師與各科教師向家長說明班級經營與教學理念,以期增進親師互動,確保孩子之最適利益。
學校日已成為親師溝通互動的例行平台,重要性無須贅述,這也是全國教師工會力倡教育參與不能有階級差異,呼籲立法讓受薪家長公假出席學校日的關鍵。值得討論的,學校日除了依現有模式進行,是否可能注入新的思維與元素?
反思學校教育
現代學校教育標榜培養具有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以及適應未來生活能力的公民,基本上,多數師、生、家長也這樣認同:受較好的學校教育、或取得較高的文憑,進入職場後,比較容易獲得較高的社經地位,也因此我們總是鼓勵、支持孩子努力求學,期待他們能從萬千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儘管如此,不能否認的是,學校教育其實是資本主義整體架構下的一個環節,絕大比例的學生在取得學校教育的學歷證明之後,都將投入就業市場,哪怕是從名校畢業的佼佼者,多數也都要成為一個受薪工作者,質言之,學校教育正是在訓練、揀選合格的勞動者,表面上,經篩選而出的不同等級的受僱勞動者確實獲取不同的工資報酬,但就總體結構來說,學校教育也為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確保了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得以運行不墜。
在這樣的脈絡底下,學校教育不僅難以達成促成人的全面發展與自我實現,甚至在社會經濟關係的制約下,學校教育將反過來成為階級再製的機制,教育人員在辛勤教學、努力讓學生獲得更好學歷之餘,也應該思考教育、經濟、階級的相互作用,唯有真正洞察資本主義體系的學校教育本質,教師才有可能稍稍免於成為階級複製的幫兇,從而保有透過教育促成社會進步的可能。
學校課程反映誰的利益
應該看到,作為鞏固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學校教育,課程與教材無疑具有強化既有社會結構的重要作用,職是,台灣的中小學教科書長期缺少對社會主義思潮、勞動人權基本概念、勞工運動史的介紹,各家中小學教科書版本甚至時常出現「迴避勞資關係與勞動基本權」、「扭曲工會的意義與價值」等缺失,亟需導正。
教科書毫不避諱地反映統治者與優勢階級的意識形態,影響極其深遠,誠如我們所共見,台灣正是一個對勞動人權、尊嚴勞動極為疏離、冷漠、甚至充滿歧視的社會,絕大多數的受僱者並不理解作為一個勞工的基本權利,除非自己被打壓或被解雇,大概也不會正面看待工會價值,因此而生的主流氛圍則是:有工作就不錯了、失業勞工自身要負主要責任、被解雇一定是勞工不夠努力、不想做就辭職,還有很多人沒工作呢、景氣不好,無薪假總比被裁員好、精神支持被壓迫者即可,明哲保身才是上策、別加入工會以免影響升遷……。
學校日的勞動教材
要改變這樣的勞動人權偏見,勢必得從檢討教科書內容開始做起,在此之前,教師除了可以將勞動人權概念融入相關課程,不妨利用學校家長日親師互動時進行勞動教育對話,建議國小高年級以上年段,可從下列三個面向向家長說明尊嚴勞動的重要性。
一、勞工的基本權利:
我們教導、鼓勵子弟應遵守公司規約、勤勉工作,以為這樣善盡了師長的責任,殊不知,就以華隆員工之抗爭為例,數十年兢兢業業努力工作,得到的回報卻是:長年偏低的薪資、雇主的惡性關廠、積欠資欠費、退休金打折……,而為了捍衛尊嚴與生存權,不得不發動罷工自救的員工們,除了要面對惡雇主外,更有那冰冷的法律與森嚴的官府,何其漫長的抗爭之路?
須知,華隆一案絕非個案,而是萬千台灣勞工處境的縮影,其他勞動家長以及我們的子弟未來都有可能面臨同樣處境,甚至在學時就有工讀機會,而學校教育卻從來不教怎麼求職?勞工有何權益?權益受損時如何救濟?這樣的學校教育連職訓所都比不上,教師應正視此一現實,儘快進行勞動教育補課。
二、組織工會的意義:
台灣工會組織率長期偏低,輿論對工會的認知大多偏向負面,甚至認為工會只是幹部用以爭權奪利的工具,殊不知,組織工會是基本勞動人權,更是保障勞工基本權益的重要機制,以目前正在進行抗爭的華隆員工、榮電員工,以及聯福等關廠歇業勞工之貸款追繳案,如果沒有工會作為後盾,弱勢勞工甚至連發動抗爭救濟都成問題,遑論要爭取什麼基本權益。
進一步言,維護權益其實只是工會的基本任務,一個勞資和諧的社會,不僅積極保障工會合理運作空間,更賦予工會參與公司治理的權利,勞工權益、職場安全、公司治理,在勞資合作下可以共創雙贏。
三、教師工會的目的:
教師工會自成立以來飽受反對者各種毫無根據的汙衊,實則,教師工會不僅維護會員權益,更以確保學生適性教育、最佳利益為主要任務,教師權益與學生受教權不僅沒有衝突,甚至相輔相成。此外,教師工會關心勞工基本工資,聲援被壓迫的勞工,因為我們深知,唯有穩定勞動家長的勞動條件與薪資,廣大受薪家庭的子弟也才有穩定的就學條件,也唯有關心勞工家長權益,教師工會才能實踐其維護學生受教權的組織任務。
未來教師工會應著手編撰尊嚴勞動補充教材,並應包含就業保障(employment)、勞動權利(right at work)、社會保護(social protection)、社會對話(social dialogue)等四項重要內涵,提供各級學校教師使用。
(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